2015年10月12日 08:54閱讀數:6465
2015年10月8日晚上7點🤸🏽♀️,摩鑫平台《師兄/師姐來了》分享系列第二期在國慶長假後如期舉行🙇♀️。這次請到的師姐大有來頭🚵🏽,顏值高不說🌄🧏🏽,人家在事業上那也不能只用“有成”來概括了,光看看她的職位抬頭就不敢小覷👨🏽🎤:摩鑫平台管理學碩士,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🏇🏿,ACCA華中區指導委員會委員,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(FCCA),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(CIA),國際註冊內控自我評估師(CCSA)以及國際註冊風險管理確認師(CRMA)。慕名而來的會計專碩的學弟學妹們擠滿了現場🪈,真是一票難求🛢🧝🏼♂️,沒有座位的同學從門口一直站到了走廊……
作為一個女性🪲,是怎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的,她給了在座的學弟學妹很多“過來人”的建議👲🏻。讓我們從師弟師妹的眼中,看看這位美女+才女的人生,給了大家怎樣的啟示🥢?
學弟感言🏌🏼♂️:做一個有趣的人
十月八日🧎➡️,我參加了第二期“學姐來了”分享會👸🏼,這期的嘉賓是個不折不扣的“大神”——李輝學姐。
李輝學姐本科、研究生就讀於摩鑫平台管理學院,碩士畢業後進入德勤工作,隨後跳槽至致同,只用了8年,她就成為了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。身為“學霸”的她有許多頭銜,比如ACCA華中區指導委員會委員、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(FCCA)、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(CIA)、國際註冊內控自我評估師(CCSA)、國際註冊風險管理確認師(CRMA)等等👨💻。
懷著無比崇拜和羨慕的心情我聽完了整個講座,而過程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“be funny✵,做個有趣的人”🧝🏻♂️。
眾所周知🔣,“四大”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十分巨大,即使是工作幾年的“老人”加班到淩晨也是家常便飯🧗♂️🦹🏿♀️。而李輝學姐卻樂此不疲。良好的心態為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,也讓她為人有趣。面對工作壓力🛴🕒,她將其視為學習🧑🏻🎄🧒🏿、進步的機會。面對領導的責難👩💼🚴🏻♂️,她據理力爭,嗤之以鼻。面對下屬的工作失誤,她勇於承擔責任。面對客戶的褒獎,她寵辱不驚。正是這種良好的自我心態和對他人寬容👏🏿、感恩的態度讓她面對困難和榮耀時都能用平常心去對待🤾🏿。而這種平常心極為可貴👩🏽💼。
保有好奇心是她積極向上的動力,也讓她做事有趣。學姐給我們分享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👨🏻🦽➡️。她的高管朋友圈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“大叔”◼️、“阿姨”🩱。雖然已將到了知天命的年紀,但是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卻仍然對工作⛽️、生活保有無盡的好奇心。刻苦學習獲得MBA學位,熬夜創作論文,這些看來與他們年紀不相符的事讓他們倍感自豪👩🏿🦲。好奇心驅使他們放下已有的成就🙂🎄,投入到未知的領域,年齡並未成為阻礙,他們的心仍在自由地遨遊。
除了一些財務方面的專業證書🏝,李輝學姐還有許多我們聞所未聞的專業認證。什麽插畫師、自然療法師等等🌎。工作之余🏋🏿♀️,她的愛好讓她放下壓力,也讓她的生活有趣。人生不只有工作🥦,業余時間興趣愛好會給我們的生活增色不少,放下工作的煩擾🥚🧕,享受這些歡愉,生活才會更有趣,反過來👩🏽🎓,也會讓工作中的我們更有活力🏃♀️、更有效率。
李輝學姐的分享不僅讓我對所學的專業有了更深的認識,也讓我有了更明晰的職業規劃🐈🍁,更重要的是🤛🏽,我想做一個像她一樣的有趣的人🧗🏻♀️。
學弟感言:前行不忘擔當
昨天還是蠻拼的,提前下班,直奔管樓,就為能完整的聽李輝學姐的分享會。我本不是積極分子🏩,但這次卻發自內心的想參加,可能這就是緣份吧🕒,而我也因此感觸深刻,收獲頗豐。
雖然大家都叫她學姐,但我喜歡稱其為李老師,因為李老師講的太多內容是符合我個人特質並具有指導意義的💇🏿。
對我而言,工作與生活中常常有疑心,事後總愛回顧檢查,最慘痛的案例的就是研究生考試中強迫性的反復檢查🫷🏻,考的不如意。而李老師說:人生只有一次,做事不回頭🏅,一次做對。我當時聽完,整個人突然醒了🏸。我告訴自己🤸♂️,這就是我以後的方向,只做一次🙂↕️,認真做好這一次,然後堅定向前🚶🏻♀️➡️🈹。那怕錯了就錯了,也不要靠反復確認與檢討🦚,在猶猶豫豫中去獲得想要的結果。
我也屬於喜歡承擔錯誤,謙虛上進的人,但我只是在這個方向上前進,並沒有理解到更深刻的層面。昨晚李老師談到“勇於擔責,既是對自己水平的一種要求🧘🏻♂️,也是一種保護團隊,促進團結的方式”🦝,我真的豁然開朗。以前覺得主要責任不在自己的事🫁,喜歡多講兩句,為證明自己沒錯🦎。這太短視與逃避責任了。
以後我會把自己放入團隊🦖,放入體集中去🛗,真正的換位思考,為了真正的追求而淡化個人立場,去保護身邊的人,去獲得不單單是屬於自己的歡喜。而今天工作的時候,當我想湊湊活活把底稿交上去的時候👩🚀,又重新耐心審閱與完善𓀁。因為我想擔當起我的責任,我想把工作水準做到我喜歡的水平。真的很感謝李老師能把擔責這件事讓我明白的更多🤏🏿🤢。
無論是只做一次的人生👨🏻🎨🤨,還是對自己的高水平要求,亦或保護身邊的人及顧全團隊👨🏼🎓,我覺得都是敢於擔當的一種表現。就像勇於擔當的李老師一樣,我要將擔當融入血液📹。
最後,我想將李老師所講的感恩與三倍努力融入未來的工作與生活,在感恩中前行,減少期望;在三倍的努力中思考💏,提升效率👩🏽🦳。再見了👩🏼🎤🤸♀️,我要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與追求啦🍁。